【精华】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
师:同学们,你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和你爷爷、奶奶时候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你知道吗?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和科学技术有关的。一起来读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看到呼风唤雨让你首先想到了谁?(神仙)呼风唤雨是指他们的法力。那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还是指神仙的法力吗?那是指什么?(科学技术)同学们,人类们科学技术已经完成了过去由神仙才能办到的事,科学技术真是太神奇、了不起。带者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题目。
好,同学们这个题目还不是完整的句子。谁来将它说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
㈠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查查他们的意思。
㈡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在课文中应是什么意思。
㈢读完课文后,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划下来。
2.学生自读、自悟、自划。
检查读词语,开火车读,并随即理解。
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幻想、的确、光年、因特网、原子核、呼风唤雨、农耕社会、(看图说说农耕社会是怎样的?)腾云驾雾、潜入深海、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归根到底
理解:
洞察:观察的很清楚。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面目。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光年:天文学上,距离单位,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05亿公里。
3、齐读词语。
4、检查读课文情况,逐段指名读。
5.点评。
6、回答: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着呼风唤雨的神奇世纪。
三、再读课文,交流自读感受。
1.仔细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难,也可以在书上作个记号。
2、请学生读感受,并将疑难归类。(灵活处理)
疑难预设:
发现和发明区别。
改观和改变区别。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什么是物质文化生活?
四、精读课文第四段
师:好,接下去老师要让你找一找课文是怎么表现科学技术的呼风唤雨的本领。课文举了例子吗?引入第四自然段。
1.找科学技术成就的例子。(登月球、潜入深海、天体┈)
2.你还能举一些科技成就的例子吗?(略)正是这些科技成就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幸福的境界,让我们过上了舒服、惬意的生活。有一句话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
理解人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显红色)
① 指名读。
② 过去王公贵族不敢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③ 王公贵族以前过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电视)
师:是什么让我们过上了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生活?(人类)是的,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深刻地体会一下。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无论是课文举了大量的科学成就,还是王公贵族的生活和今天的生活相比较,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所以我们不得不大声的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好,拿好书,让我们再次感受呼风唤雨的震撼,带者丰富的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呼风唤雨的20世纪,我们目睹了科技的日新月异,看到了它给人类生活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么,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为创造这份奇迹做些什么呢?
六、生字书写。
1.教师范写较易写错的字。
2.屏显本课12个生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生书写。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读写“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淘气清楚,难忘,抗日战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
2、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师:卢沟桥的狮子着重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上的狮子。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为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2、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上台说一说,这个字的读音及组词。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2、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三、精读第1自然段
1、观察图片,使学生全面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千姿百态。
2、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3、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议一议
引导学生对第二自然段时进行朗读、品评。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2、演一演 ……此处隐藏7497个字……的悲剧,我想你此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吗?
语文教案 篇7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正确回答课后问题,知道鹅的特点。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认识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鹅浮水的幻灯片,一段优美的音乐。
2、生字、词卡。
3、学习古诗的四步方法的卡片。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一)、上课之前,我们选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1、"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2、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描写鹅的古诗(揭开题目)跟我读。
3、鹅字什么结构?我们学过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读三遍。
4、小朋友见过鹅吗?说说你见过的鹅什么样儿?
5、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可爱的鹅(开幻灯)瞧,碧绿的湖面上游过来一只美丽的白鹅,小朋友喜欢吗?它的哪儿让你特别喜欢?
6、谁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这只鹅的嘴巴、脖子、身子和脚分别是怎样的?
7、再看看,这只鹅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现在,李老师想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一千多年以前,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骆宾王,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湖边玩耍,忽然,他看见一团雪白雪白的东西漂浮在湖面上,再仔细一看,啊,原来,竟是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正欢叫着向他游过来,这使他非常惊喜,立刻指着鹅作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朋友说,写得好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这首诗流传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那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它呢?首先就要读准字音。(示卡:读准字音)跟我读。
2、打开书,完成两个要求:①小声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读准字音。②用"__"勾出生字,并读准。(关幻灯)
3、首先检查生字是否读准。(示卡抽读)
4、再检查难读的词语。红掌、清波、绿水、曲项。
5、检查读课文①课文共有几句话?②请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大家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注意:fu浮,不要读hu)
6、齐读。
三、理解诗句:现在我们要逐词逐句地来看,小诗人是怎样描写大白鹅的,也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跟我读。(示卡:理解词句)
(一)、(开幻灯)谁来读第一行。
1、当小诗人看见这只美丽的白鹅,赶紧告诉他的小伙伴"鹅、鹅、鹅",他为什么要连说三次呢?说明他看这样可爱的白鹅,心里怎么样?(高兴、激动、惊喜)
2、那么谁能把这种高兴、惊喜的语气读出来?
3、我们一起来试一次。
(二)那么这只鹅在干什么呢?一起读第二行。
1、"项"指鹅的哪儿?脖子怎么样?那么"曲项"什么意思?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呢?(看幻灯回答)
①"向"什么意思?
②"歌"又指鹅在干什么?(大叫)
③为什么小诗人要把白鹅的叫声听成在唱歌,说明他觉得白鹅的叫声怎么样?(因为他喜欢白鹅,所以连它的叫声也觉得动听,象唱歌一样。)
④谁能连起来说"曲项向天歌"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小朋友看,这只白鹅张着大嘴巴,头戴漂亮的红帽子,身穿雪白的礼服,像不像歌唱家正在演唱?那么谁能把白鹅昂首高唱、得意洋洋的样子读出来?全班读。再把前两行连起来读。
㈢过渡,白鹅昂首歌唱的样子十分可爱,然而它在碧波中浮游的姿态却更加的优美。请女同学读第三行,男同学读第四行。
1、这儿有一个生字,谁会读?(毛)它和前边学的哪一个字相像,哪儿相同,哪儿不同?读三遍。
2、这里的"白毛"指什么?(长着白色羽毛的鹅)
3、"浮绿水"是说鹅在干什么?
4、谁能连起来说"白毛浮绿水"什么意思?(雪白的鹅在绿色的水面游动)
5、那么鹅怎样游水呢,读第四行。
①小朋友都知道小船靠浆划水前进,鹅怎样游水?
②脚掌什么颜色?"红"是个生字,读三次,组词。
③"拨"又是指脚掌怎么样?
④谁能学一学鹅划水的动作?
⑤"清波"强调水怎么样?(示卡"清")读。
⑥谁能连起来说"红掌拨清波"什么意思?(红色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
6、指导读:小朋友看,白鹅轻盈地飘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象浆一样轻轻地划动着,美吗? 我们就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把这两行朗读一下。 ①先听老师读;②哪两个字语气比较重;③小朋友试一次。
四、明白诗意:刚才,我们弄懂了每一行诗的意思,现在,我们要从头到尾连起来看一看整首诗的意思。也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示卡:三明白诗意)
1、读全诗。
2、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同桌讨论再说,第一个要引导)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你觉得它的哪些地方特别美?(形态美、声音美、动作美)
4、刚才,大家用了这么多话才把白鹅的美说出来,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多少个字?
小诗人只用了十八个字就写出了一幅美妙的白鹅游水图,而且写得有声有色。
5、请小朋友找一找,诗中哪一行写出了声音,写出了什么声音?(第二行)
6、诗中都描写了哪些颜色?(红、白、绿)
7、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幅图画,(放音乐):蓝蓝的天空下,一只雪白的鹅飘浮在湖面上,它自由自在地游着,红色的脚掌在轻轻地滑动,一会儿它昂起头快乐地歌唱,一会儿又低下头欣赏自己美丽的影子。
8、有什么感受?
五、感情读背。过渡;这样美的感受,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呢?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也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最后一步。(示卡:感情读背)
六、感情读背。
1、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
2、小朋友读。
3、谁愿意单独上来读;(戴个帽子)
4、小朋友能不能不看黑板把这首诗背下来?(把黑板上的诗遮住)同桌互相背。
5、全体起立,现在,你就是小诗人骆宾王,你手指鹅该怎样读?
6、小结:今天,老师教给小朋友学习古诗的四个步骤,第一,读准字音,第二,理解词句,第三,明白了整首诗的意思,第四,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今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它古诗。
文档为doc格式